從今天開始,我們將開啓一段新的旅程,一起來讀哈佛大學企業管理碩士查爾斯·都希格的經典作品《習慣的力量: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,那樣工作》。這是一本探究如何更好的養成習慣的書。它將為我們揭開習慣的本源,了解習慣的本質,從而更容易去改變及養成一個習慣、 習慣的本質、形成及消除。

若大家留心觀察身邊的人,就會發現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習慣:走路有走路的習慣,吃飯有吃飯的習慣,學習工作、說話辦事都有其自己的風格及對應的習慣。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,一個人70%以上的行為,都是由習慣所完成的。換一句話來說,就是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,頂多只有30%的行為,是通過大腦有意識的思考,來選擇和實現的。
 
然後我們再來觀察下動物,遠的不說,就用我們身邊的寵物貓寵物狗為例。我們會發現,無論是吃飯、喝水、走路的姿勢,或者是和主人親暱的小動作,它們都有著各自的習慣。那麼,習慣的本質是什麼呢?它是如何形成的,又能否被改變和消除呢?首先,就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,習慣的本質是什麼,以及本質所造成的影響。
 
解習慣的本質,我們先關注下每天都要做的事情,走路。很多朋友可能會想,走路有什麼好關注的,我天天都走,走了大半輩子了。其實,我們不要小瞧走路這一個動作,雖然它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,平時我們根本感覺不到,但也是通過我們小時候的努力慢慢學習得來的。也正是因為如此,才更加值得關注。首先我們看看小孩子是怎麼走路的。
 

小孩子在身體足夠強壯以後,就會嘗試著走路這一動作的學習。剛開始的時候由於不熟悉,腿都沒有辦法邁開,只能通過扶著床的邊沿或者父母的手來一點點的往前蹭。當有了一些經驗以後,就會漸漸脫離床等輔助工具,開始獨立行走。雖然剛開始的時候會比較慢,但隨著不斷模仿大人的動作及鍛鍊,走路這一動作也就慢慢的被我們所熟悉、所掌握。

 
由於我們不斷的應用這一技能,慢慢的就越來越精通,最後變成了身體的一部分:我們不再需要刻意控制身體,就能夠很自然的完成走路這一動作。其實,這是因為擺動手臂,邁開步子,保持平衡等等動作,都被我們大腦編輯成為了組塊,能夠自動處理。這種自動化的行為,叫慣常行為,這裡的慣是習慣的慣,常是經常的常。
 
其實,從走路這一最開始複雜,到後來簡單得讓我們感知不到的過程來看,大腦把行為「組塊化」的意義有三點。其一,是讓大腦可以更加的省力,能夠減小自身的體積,讓頭部更小。這樣在出生時才會更加的容易,增大存活的幾率。其二,降低能耗。即使大腦已經盡自己的最大可能去節省能量,也還是要消耗大約人體總能量的30%左右。可想而知,若是大腦沒有組塊這一功能,什麼事情都需要經過大腦的判斷協調,那能耗都得上天。想想我們的祖先,一直都在溫飽線上掙扎,若還不想辦法降低能量的消耗,生存勢必會更加的艱難。
 
最後也就是最重要的,大腦的組塊化行為,讓我們不再去思考一些基本的行為和行動,能夠節省出更多的腦力,去做創造性的工作。想想我們很多人,甚至包括我自己,很多時候去做一件計劃好的事情都很費勁。若是我們連吃飯、走路都需要動用寶貴意志力,那結果可想而知。人們基本什麼都幹不了,只能每天為生計奔波,爭取多攝入些能量,並盡可能的減少能量的攝入。
 
所以,不要光看到自己的壞習慣,只想著這些習慣對生活造成了多麼不好的影響。我們也有很多好習慣,來保證自己的生活能正常進行下去。也正是因為組塊化的這個特性,才讓我們的精神能夠從身邊繁雜的瑣碎中解脫出來,去學習,去創造適合自己的外部環境。科學家們曾經用一個老鼠吃奶酪的實驗,確定了習慣的三個步驟。即暗示、慣常行為和獎賞。
 
這個實驗是這樣的:科學家們搭建了一個迷宮,把實驗的老鼠在迷宮的入口處,用一塊木板當做迷宮的大門,並在迷宮最左側的盡頭放了一塊奶酪,每次都這麼放。然後,科學家們通過儀器來檢測老鼠大腦的活躍程度。
 
剛開始實驗的時候,科學家發現老鼠的大腦一直都處於活躍的狀態,因為它需要通過不斷的尋找和探索,才能夠發現奶酪。可當實驗進行了一個禮拜之後,老鼠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套路,每當聽到大門打開發出沙沙聲時,老鼠就會很嫻熟的衝進迷宮當中,撒歡兒般的跑到最左側的盡頭,去吃那塊必定會被放在那裡的奶酪。
 
這種狀態下老鼠的大腦,就只有在聽到沙沙聲這個暗示、以及在吃到奶酪得到獎賞時,才會處於比較活躍的狀態。換而言之,老鼠已經習慣了從迷宮門口跑到迷宮最左側盡頭的這一個過程。並把這個過程變成了一個慣常行為,它的大腦不用任何的思考,就可以自動完成這一個步驟。所以,就像大門打開時發出的沙沙聲對老鼠的影響一樣,暗示的本質是一種觸發機制。只要滿足觸發條件,就會讓我們採取相應的慣常行為,去簡單快速的處理事情。然後再通過獎賞,來進一步鞏固我們的習慣。

仔細觀察下,會發現習慣的這一個迴路,在不經意間影響著我們的生活。比如從身體動作的層面來講,我們行走坐臥,甚至是用筷子吃飯的姿勢,全都體現著我們大腦對於肌肉的控制習慣;或者從思維方式的角度考慮,人們遇到同樣的事情,採取的措施及反應也是不一樣的。比如面對孩子做作業時各種腦洞大開的答案,有的家長甚至會被氣出病來;而有的家長就會耐心指導,說明問題所在;還有些家長,可能會被逗得哈哈大笑,覺得自己的孩子真是個天才。所以,如何處理一件事情,也反應著我們思維方式上的習慣。

從情感方面的表現來考慮,面對同樣的情緒,人們處理的方式也反應著個人的習慣。比如鬱悶的時候,有的人喜歡把自己關起來聽聽歌;有的可能找朋友大倒苦水;還有些心大的,可能直接靠吃吃吃、買買買來調整自己。所以,人的本質就是復讀機,這樣的調侃真的挺貼切的。因為在沒有自己意識到問題之前,人們就會採用同樣的行動、思維方式以及情感情緒來處理同樣的問題。
 
說到這,很多人都意識到了習慣的本質和意義:就是在特定條件下,觸發特定的行為動作,來得到心中預期的獎勵。那麼,另一個問題也就隨之而來:我們能夠消除習慣嗎?關於這個疑問,我們還是從之前那個老鼠吃奶酪的實驗,開始說起。當科學家發現老鼠已經養成了習慣以後,就嘗試著做了一些改變,開始把奶酪隨意亂放,但就是不放在最左側。老鼠雖然不開心奶酪就這麼沒了,但畢竟要填飽肚子呀。所以,在發現老地方沒有奶酪以後,老鼠的大腦再次活躍起來,開啓了搜尋奶酪的模式。這也意味著大腦在消耗額外的能量去處理這個問題。
 
奶酪被隨意擺放了一個禮拜,老鼠就找了一個禮拜,大腦也持續活躍了一個禮拜。然後科學家又更改了套路,讓奶酪一直放在迷宮的最左側。這一次,這個舊習慣僅僅幾次就被老鼠重新掌握了起來,大腦又恢復到了慣常行為的模式。所以,我們從中可以得出結論:習慣從來都不會消失,因為它們已經被大腦,嵌入到了自己的結構當中。也正是因為如此,才會有人不斷的反復戒煙、反復戒酒、反復戒賭。這都是因為抽煙、喝酒和賭博這些行為帶給大腦的獎勵,已經深深的嵌入到了大腦當中。只要受到相關暗示的刺激,就會讓我們走上老路。

那麼,這個無法被消除的特性,其意義何在,難道就是為了懲罰我們,讓我們更難以改變自己麼?當然不是了,凡事存在即合理。這個無法消除的特性,讓我們避免了大量的重復學習。想想我們好不容易學會走路、學會使用筷子。結果一個不小心,腳扭傷了,手燙傷了需要靜養。等養好了突然發現,我們不會走路,也不會用筷子吃飯了,只得再次重新學習,這該有多尷尬。

所以,我們應該感謝習慣的這個特性,讓身體及大腦能記住學過的技能,極大的減少了重復學習所浪費的時間。儘管每個人都很希望能改掉自己的壞習慣,但壞習慣之所以能夠輕而易舉的形成,就是因為習慣還有另一個隱藏屬性:很難讓人意識到。也許有人覺得這是廢話,也許有人覺得匪夷所思,總之稍安勿躁,容我介紹一個實驗,來看看這個隱藏屬性的真實威力。
 
首先我們要介紹一下實驗對象一位名叫尤金的電子工程師。接受實驗時,尤金已經71歲,並且早已退休。乍一看他跟普通的退休老人沒什麼區別,他有一位很愛他的妻子,也有幾個時常回家看看的孩子。努力工作,娶妻生子,退休養老,一切都沒什麼不同。直到他被病毒性腦膜炎擊倒。病毒性腦膜炎奪走了尤金的記憶能力,導致他至多只能把一件事情記住幾分鐘。

儘管他還能記住一些人,比如他的妻子和兒女,但卻無法產生新的記憶了:同樣的電視節目,他可以津津有味的看無數遍,因為一切對他來說都是全新的。同樣的問題,幾分鐘之後再問他,他也不會不耐煩,因為他根本不記得自己回答過這個問題。

這種情況本身是很痛苦的,雖然尤金每天也會按時的吃三餐,但他的妻子必須時刻看著他,以防他出什麼意外。但正是這麼一個悲傷的故事,卻顛覆了我們對於習慣的認識,並且在醫學文獻中留下了濃厚的一筆。為了測試無法形成新記憶的尤金是否還能夠養成新習慣,科學家們設計了一個實驗。
 
他們拿了16個不同形狀的塑料片玩具,粘在長方形的硬紙板上,並分成8對,每對的其中一個,背後會粘有寫著「正確」的貼紙。玩法很簡單,研究員讓尤金坐在桌子旁,每次給他一對物品,讓他選一個。選好後,讓他把選的那張翻過來,看看有沒有寫著「正確」的貼紙。這是衡量記憶的慣常做法,因為總共只有16件物品,且一直以同樣8對出現。顯然,大部分人只要玩過幾輪,就能記住哪些玩具背後粘有「正確」貼紙。
 
甚至像猴子這樣的靈長類,也能通過810天的練習,記住所有標著「正確」的物品。在實驗的前三周,不管尤金做了多少次測試,都始終沒有辦法記住任何一件物品,他甚至也不清楚,自己為什麼要來到實驗室。但是,隨著實驗的進行,這些情況得到了改善:28天後,尤金的正確率達到了85%。到了第36,他的正確率達到了95%

尤金本人對於這種成功感到很莫名其妙,用他自己的話描述起來就是:「我不記得這些東西,但是我的腦袋這裡還是那裡有反應,於是我就伸手去挑了。」看似奇怪的行為,在研究員眼中卻是再正常不過,這相當於用一台攝像機,記錄下習慣形成的過程,然後再用百分之一甚至是更低的播放速度,來展示給我們看。

我們可以從習慣養成的三個步驟,暗示、慣常行為和獎賞來分析,首先,一對物品的出現就是暗示,那麼慣常行為就是拿起卡片,獎賞則是找到有「正確」貼紙的滿足感。這個實驗向我們證明,即便實驗體的記憶只有幾秒,甚至更短,同樣有能力形成新的習慣。同時,這也能夠解釋,為什麼尤金不餓,每天也還是要吃三到四次早餐的原因。因為只要正確的暗示出現了,尤金就會按照大腦設計的腳本開始活動。比如收音機的報時,或是他感到透過玻璃的晨光等等。
 
除非刻意養成,大部分習慣都是在人們不經意時悄然形成的,當人們意識到某個習慣的養成時,這意味著,它已經開始影響到了人們的生活。

對此,心理學上有一種說法:意識到即改變。說的就是只有當我們意識到、併發現問題時,才會去開始嘗試解決問題。只有某個不夠好的習慣對我們造成了困擾,我們才會去追本溯源,嘗試從根本上解決壞習慣這個問題。

這就涉及到了另一個問題,怎樣解決壞習慣。我們都知道,習慣本身無法被消除,那我們對待壞習慣的時候,就一籌莫展了嗎?當然不是,習慣無法被消除,但是可以被改變。只要掌握方法,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自己的習慣,這是我們接下來要探討的問題。
 
上面提到過,我們看到暗示以後,會為了得到對應的獎賞,下意識完成相應的動作,實現習慣。比如上班工作覺得累了,為了能夠滿足當下大腦想要放鬆一下的小願望,我們不知不覺就拿起手機,滑起了娛樂app;又或者是忙了一天終於能回家了,本來想吃點健康的東西,可是一看見街邊那熟悉的鹹酥雞,我們就不自覺地走了過去,鹽酥雞、魷魚點了一堆。這些都是一個人長久以來形成的本能一般的習慣,想要在短短時間內單純靠意志力克服,是一件太過艱難的事情。謹記一點,當我們想要解決習慣帶來的困擾時,核心目的並不是要讓習慣消失,而是從改變出發,降低我們不想要的負面影響。

那麼怎樣改變習慣呢?面對這種因為看見暗示,從而激發行為的習慣,我們可以通過增加觸發難度,來達到控制自己的目的。還是上面的兩個例子,假如白天工作時忍不住滑手機,那麼為了增加觸發難度,可以把手機放在沒辦法一眼看到、或是觸手可及的地方,比如電腦後面、辦公桌抽屜中。

 
想要控制體重,不在下班後走進那些高糖高熱的店吃飯,那我們可以改變回家的路線,或者直接就近先去其他店裡就餐。假如改換路線和去其他店裡就餐都不太可行,那我們甚至還可以選擇去想要回避的那家店的馬路對面行走,也是一個增加觸發難度的簡單可行的辦法。只要增加習慣實現的難度,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將其避免。用一句簡單的話總結就是:讓好的習慣更加順手,讓壞的習慣更難做到。
 
【結語】
今天,我們更進一步的解到,習慣是如何在人們沒有意識的情況悄然改變生活的,只要意識到習慣對我們造成了困擾,就可以通過一個簡單可行的辦法——「增加習慣實現的難度」來與其抗衡。但是,在與舊習慣抗衡的過程中,我們即使避免了壞習慣的執行,也總會覺得心裡缺了點什麼。就像是我們撓癢癢,總感覺差一點就撓到了,卻一直撓不到一樣,雖然影響不大但就是讓人感覺不舒服。這種情況短期來看我們勉強還能控制得住,但長期不管,壓抑的心遲早會爆發出來,讓我們胡亂的去做一些事情,來填補心中的那塊空缺。比如無節制的買買買、吃吃吃、滑滑滑等等。
 
那麼,這種感覺的成因是什麼,我們該如何去改變呢?明天我們領讀的目標是《習慣的力量》第二章潛意識的渴求。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下班後 的頭像
    下班後

    教是最好的學

    下班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