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我們繼續閱讀美國作家卡羅爾.德韋克的《終身成長》。人生的道路上,我們需要為自己謀劃的事情有很多,甚至於想要一眼望盡自己的人生最終停留在了哪個點上,正是因為這樣,我們往往忽略掉了可以改變的現在。你的未來有多精彩,取決於現在每一個時間段的你,你會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,改變自己嗎?
 
 
讓自己的人生充滿無盡的可能性,等待著我們的將是你意想不到的結果,和結果之中你可見的成長。沒有天生的王者,只有不斷進取的凡人。就像是書中所提出的三個問題:談判技巧是天生的嗎?管理才能使天生的嗎?領導才能使天生的嗎?你會怎樣看待這個問題呢?讓我們走進今天的閱讀。
 
沒有天生的強者
 
我們是被時代嬌寵的一代人,從舊的世紀跨入新的世紀,在物質條件極大改善,生活逐漸富足中,失敗對於我們來說,有些不痛不癢。無論是80後,90後,還是00後,從父輩們那裡得來的幸福感讓我們成為被誇獎的一代。當新的一代進入了職場,我們將以怎樣的面貌面對生活的壓力呢?
 
記得剛入職的時候,整個人都處於瘋狂旋轉的模式,發現很多校園中學不到的東西,在職場上立刻變成你需要面對和解決的難題。曾經驕傲的心被現實打壓了一下,這令人無法釋懷的否定感,瞬間如墜深淵。因為幸福的一代人進入了職場,就會給企業帶來新的問題,已經習慣了被誇贊的人生模式,遭遇到挫敗之後,他們會喪失掉對於工作的耐心與熱情。
 
所以我們用成長型的思維來解決這一問題:請誇贊他們,不是因為他們本身的優秀,而是為了他們成功完成挑戰後的進步。

 

對於他們來說,成長就是在這個時候,如雨後的竹筍般漸漸地拔節,從對職場生活的陌生到熟悉,到逐漸掌控住節奏,成就事業,能力被一點點地鍛鍊出來。現在你不妨找出來三年前的自己的照片,回想一下那個時候的自己,可以列一個清單,想一想,現在的自己都在哪方面進步了?又進步多少呢?
 
如果說能力是天生的,那麼我們就要承認一點,可能有些人一輩子也沒有辦法具備這樣的能力,而事實確是相反的,我們從自己的身上便看出了能力的提升。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,那就是在各大求职網站上,有些公司的應聘要求中鮮明地標注上,要那些名校出身的人。但是有些求职公司卻把經驗在第一位,他們所強調的是應聘者是否有了足夠出色的經驗。
 
這說明,很多企業還是相信通過時間的積累,一個人能夠在這個行業中贏得更高的水平,他們相信人的能力是可以隨著時間的積累而不斷提升的。真的有人會一從事工作就如魚得水嗎?會有的,但是這種如魚得水的情況也是以往的積累所鑄就的。沒有天生的王者,很少有人能夠不經歷一番歷練就站到頂端。
 
 
判斷一個企業的成長環境
 
企業的思維模式在很大的程度上決定了員工的發展空間的大小。入職一個公司之前,你要考慮的首要條件,不是目前的薪資多少,而是要判斷,這個企業是否能給予你更多的東西。這其中包括:晉升空間,公司對員工的培養體系,還有就是工作的整體大環境是否適合個人的發展。這是一個長遠的過程,絕不是單單這一時的滿足感可以決定的。
 
而如何判別該企業是固定型思維模式下的企業,還是成長型思維模式下的企業呢?

書中作者做了一份調查,通過員工對於公司的反應來判斷,結果顯示,成長型思維模式公司的員工對於公司的信任感更強,並且擁有更高授權水平和所有權意識,也願意承擔更多的義務。其中有一位員工這樣說道:「對於這家公司的未來,我感受到很高的參與度,並願意為它付出。」

 
而固定型思維模式公司的員工正好相反,更多的員工有著跳槽的潛在可能性。當你處在一家公司,覺得前途無望的時候,你很可能進入了一家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公司,在這裡,公司並不願意支持員工冒險和創新。如果身處於這樣的環境中久了, 你會對自己的能力與價值產生懷疑,好像輝煌的總是那幾個被認可的人才。停滯成長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,整個工作環境都會變得死氣沈沈。
 
固定性思維模式的企業之所以會這樣,是因為他們堅信三條理論:談判技巧是天生的,管理技能是天生的,領導才能是天生的。如此以來,誰會花時間培養內部的員工成為優秀的領導人呢?這在一些公司很常見,你兢兢業業地在這個部門工作了很多年,為公司提升了不少業績,但是,當你的直屬領導被調走,你以為你可以接任這個職位的時候,公司空降了一個新的領導人,並且這位領導對於這個領域並不熟悉,你的任務量更重了,但是卻未曾換來平等的價值。
 
這個時候你會怎麼辦呢?
 
改變自己的成長環境,從現在開始
 
幸運之神降臨人間的時候是無形的,因為表面上看起來的樣子並不能透露出實質。所有的幸福都來源於苦澀,所有的苦澀都來源於幸運。現在我想問的是:如果有一天你所擁有的事業崩塌了,你還能夠立於不敗之地嗎?
 

朋友郝佳畢業之後就安穩地在家鄉做了一個公職人員,每天的事情就是坐班加上整理文件,日子安逸舒適,自己也樂得自在。日子就這樣過著,也沒什麼不好。之後,郝佳結識了男友小關,兩個人相處的很好,打算結婚,但是小關想要去大城市發展,為了支持男友,郝佳辭去了工作,跟隨著男友來到了台北。

 
而過慣了安逸生活的她早已經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忘記的差不多了,此時面對她的只有從頭開始。令人感到高興的是,她做到了,面對新的學習機會,她牢牢地把握住,最後在這個城市很好地生存了下去。
 
這讓我們認識到兩點:
在你能夠接受挑戰的時候,多給自己些機會,改變自己;
當你不得不面臨一次崩塌時,請馬上進行重構,換上成長的思維,你可以做到。
 
其實,改變成長的環境是必要的,上一個模塊中提出了問題,當你面臨價值被不平等地對待的情況之下,你會選擇怎樣去做?其實郝佳就是一個例子,她突破了自身,將自己的思維模式重新地進行了調整。當你發現公司的環境屬於固定型思維模式的時候,可以進行一個全面的分析,想一想,你身邊的同事是總在批判抱怨還是和你一起成長?無論是自身的改變,還是通過外在環境的改變,都是轉換思維模式的過程,也是培養成長型思維模式的過程。
 
當你審視之後,從現在開始改變狀態吧。
 
王子與公主的結局並不完整
 
小的時候,我們都聽過很多的童話故事,而關於王子與公主的故事,都必定擁有一個完美的結局:從此,王子與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。
 

當我們長大,喜歡上了一個人,從開始相遇傾心到最後的相愛,走過了熱戀期的我們逐漸回歸到平淡的生活,甚至漸漸地,兩個人之間出現了諸多感情問題。他關注遊戲的時間遠遠多於你;他在紀念日卻沒送禮物給你;他與其他的異性交談甚歡;他讓你一個人操持家務;他不會做飯;他有不愛洗頭的壞毛病等等。

 
於是你開始懷疑這段戀愛的正確性,是不是當初你們不夠瞭解彼此才變成現在的模樣,是不是對方是錯誤的選擇?有些人選擇了逃避問題,最後只能和自己說,我們注定有緣無份,然後感慨道:童話里都是騙人的。
 
童話之所以被認為是騙人的,是因為它沒有將完整的結局展現在世人面前。
 
王子和公主在一起之後的生活,其實也和我們一樣,有爭吵,有矛盾,兩個人在一起需要適應的東西很多,而我們只以為結婚了便是幸福的結局。兩個人在一起,還要不斷地面臨生活的種種問題,在這個過程中學會相處的模式,學會去愛。
 
網絡上很多人在說:自己這輩子好像都遇不見真愛了,就算還是相信愛情的,但是卻不相信會落在自己身上。作家畢淑敏曾寫過這樣一個故事,她說自己的姪女很優秀,但是一直以來都沒有男朋友,每次都會和畢淑敏抱怨自己怎麼就遇不見愛情呢?畢淑敏說道,是因為你沒有主動地尋找。確實,世間的事情都是需要主動的。
 

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,同樣天上也不會自動掉下來一個男朋友。主動便是關鍵,無論是在尋找的過程中,還是一個穩固的感情關係裡。我們要主動地去發現愛情,也要主動地去改善關係。要知道一切都不是天注定的,而是需要努力的。

 
有些人會認為一段感情如果需要你的努力,那這段感情就注定不屬於你。這是一個錯誤的判斷。固定型思維的人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能自動發生,他們不認為伴侶應該互相幫助解決問題,或者學習更多技能。他們會認為這一切都會隨著他們的愛神奇地發生。對於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來說,正確的反應是去理解,並找出問題所在,面對它,解決它,對於那些無法釋懷的事情,從中得到領悟。
 
愛是恆久的忍耐又有恩慈
 
聖經中有這樣一段話:「愛是恆久的忍耐又有恩慈;愛是不嫉妒,愛是不自誇,不張狂,不作害羞的事,不求自己的益處,不輕易發怒,不計算人的惡,不喜歡不義,只喜歡真理;凡事包容,凡事相信,凡事盼望,凡事忍耐;愛是永不止息。」
 
我們將這段話在心底默默地吟誦一遍,理解它深刻的含義。愛本身就是一種成長,是一個動態的過程,是鑲嵌在生命中的河流,流淌在一輩子不長不短的時間中。很多人會對愛情抱有浪漫脫離實際的幻想,而事實上,愛情關係也是一種人際關係,如何保持這種關係,也是需要學習的技能。要記住,生活左岸是風花雪月,右岸還有柴米油鹽。但凡缺失了一種,生活的河流將無法繼續和諧的流動。

那什麼是伴侶之間最好的相處模式?

 
情人節的時候,有一個朋友曬出了他和女朋友之間的對話,因為都在忙著自己的工作,這個情人節沒有辦法一起度過。而為此,雙方都感到遺憾,但是卻用很可愛的語言來化解這種遺憾。
 
「別人家的情人節都是鵲橋相會,那我們呢?」
「相忘江湖」
「吾妻所言極是」
「各自滾去工作」
 
簡單的對話,兩個人彼此的理解,加上幽默的語言,讓這對情侶的生活顯得有趣。而同樣,因為情人節沒辦法在一起的另一對情侶,卻因此大吵一架,原因只是選擇見面地點的意見不統一,兩個人彼此懷疑:為什麼兩個人的意見會不同呢?是不是彼此都不再愛著對方了?
 
這看似是一個小問題,卻包含著固定型思維者對於伴侶的要求。他們覺得情侶之間應該分享他們對所有事情的看法,而這種期待一旦沒有被滿足,便會產生分歧與矛盾。究竟該聽誰的?男生就應該永遠地讓著女生嗎?其實,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,是因為情侶們錯誤地認為,他們彼此的權力與義務達成了一致。
 
「作為女朋友,我有權利去做什麼,我的男朋友有義務為我做什麼;作為男朋友,我有權利去做什麼,我的女朋友有義務去做什麼。」如此一想,沒有什麼比自己的權力受到侵犯更讓人惱怒了。
 
當另一方認為自己有權做某件事情,另一方卻不這樣認為的時候,雙方都會非常憤怒。

所以,正如開篇那一段話說的那樣,「愛是長久的忍耐又有恩慈」,面對問題相互責備於事無補。這個時候,應該靜下來,好好地談談,說出自己的想法與顧慮,再決定這個問題誰的選擇更好,站在彼此的利益上,而不是某一個人的立場。

 
不要輕易便放棄一段關係,當問題出現,請為此做出努力。不努力的兩性關係是難逃一死的,是不健康的,雙方需要努力才能進行正確的溝通,需要努力才能平衡不同的期望和想法。這並不是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人「永遠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」,而是更應該說「他們永遠為雙方幸福快樂的關係而努力」。
 
在戀愛中成長
 
這一輩子的時間里,你會遇見很多人,走進你生命的每一個人都會組成你生命的一部分。人們都說,陪伴是最長久的告白,而對於沒能陪你到最後的人,無論恩怨多少,請學會放下。
 
金庸武俠劇《神雕俠侶》中有一個反派人物李莫愁,因愛生恨,累及一生。她說:「如果遇人不淑是一種不幸,那麼執念太深便是一種悲哀。當不幸與悲哀打成一個死結,終其一生也難以解開。」現實生活中,也有很多反目成仇的情侶,當初的愛走到盡頭,人們會將愛而無法長久的怨念,變成積鬱在心中的恨,最後不能原諒他人,也未曾放過自己。
對於成長型思維的人來說,即便失戀這件事情很痛苦,但總會有解決的辦法。他們會說:「這段感情教會了我很多,這段時間以及它結束的方式讓我明白了兩個人溝通的重要性。我以前會認為兩個人在一起,愛可以戰勝一切,但是,現在我知道,愛需要很多其它的支持才能存活下去。」
作為伴侶,要學會在戀愛中成長,幫助彼此在這段感情中達到想要的狀態,實現自己的潛能。這便是最好的戀愛關係:我們都不完美,但在彼此的相處中逐漸變得越來越好。
 
【結語】
 
愛情是一個恆久的話題,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學習如何去愛,而不應該將完美的理想主義貫穿進現實中,真正好的愛情是長久的忍耐還有恩賜,真正好的伴侶是互相成就。用成長型思維去考慮問題,不只是在情侶關係上,還有親子關係中,你知道你應該如何做好一個好的引導者嗎?你準備好做合格的父母了嗎?
 
讓我們期待明天的閱讀。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終身成長 領讀 閱讀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下班後 的頭像
    下班後

    教是最好的學

    下班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